2006年12月16日土曜日

明華園2006新作,八仙傳奇系列之何仙姑

我的何仙姑終於生出來啦!!!!!

一、楔子

  閩南話是我的母語,所以在選擇傳統戲曲時,就比較想看歌仔戲,而且覺得閩南語講文言文很好聽、很文雅,剛好看到明華園的演出,看完何仙姑的介紹之後,一直對性別議題感興趣的我,覺得非看不可,對劇情感到非常的好奇。

二、先自high一下:
 下次孫翠鳳的戲要記得買一樓的票,樓下歡聲雷動的,我比較適合在那邊;張四郎和武則天恩愛那一段超美!還有他們的舞台可以轉換,有點驚到,真是棒~噢~國樂真的很好聽耶~現場聽超讚的!

三、心得:
 上集故事很完整,而且張四郎被武則天封為昭德宮那一段很好笑又很合理。看到這邊很好理解。下集比較亂,難理解的是,安祿山那邊很牽強,插進這一段的用意是什麼看不出來,後來還有「回到過去」的情節,時間的時序一亂,就開始精神錯亂了起來 = =

 
  對於何仙子到何仙姑,還是不夠深刻。下集很多地方點到為止,想不起來每
個環環相扣的情節,張力不夠,很可惜。

四、疑惑:自己正在找資料來解答(不過等我看完資料可能還要好幾天)

  1.為什麼故事安排在唐代? 把劇情編在唐代比較好轉換性別嗎? 因為史料說,明代中葉以前,八仙全是男的,而中國至今,武則天是唯一一位握實權、坐龍位的女性。不過明華園介紹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有說到,八仙可能始於唐宋時期,確定八仙是哪八個,是到了明代。

 2.武則天封這位她愛的男人為昭德宮,這裡,表示皇上是男性,即使女性即位,他仍是個男性的角色,相對來講,被愛的對象是另一性別,所以相對於皇上,要有個妃子,為什麼不直接以皇上的權力,封這個男人為某個官之類的呢? 反正皇上是個女人,天下皆知啊!

五、初步跟歷史老師的討論:
  為什麼不是去講成仙過程,而是強調性別的轉換呢?
以前在意的,不都是他們的事蹟、成仙過程,什麼時候性別元素成為重點了? 為什麼現代要把性別拉出來看?

  我初步的想法是:因為性別主流化。性別議題在現在很熱門,同時也是我所關心的,所以看到何仙姑的介紹裡面有很強烈的性別元素時,就覺得非看不可。

六、離題的閱讀

  大致翻閱《何仙姑寶卷》、《列仙全傳》、《道教與女性》,《列仙全傳》對何仙姑的描寫很簡略,相較之下在《何仙姑寶卷》裡的故事篇幅則是出人意外的長(所以沒看完),後來就把火力放在《道教與女性》(不過這一本也沒有看完),有兩個有趣的點是,一,整個先秦(BC221年)道家並不存在輕視或忽視婦女;二,神話裡還留有女媧搏土造人,這是母系社會的象徵,而後形成感生女神做為一種神話,這是母系社會過渡過到父系社會的產物。尤其是第二點我停頓了非常久的時間,以致於無法再閱讀下去。這是女神崇拜的逐漸沒落,生育從女性的驕傲逐漸成了原罪,標題上的「離題」是這樣來的。

  我正在修社會工作思想的課,有一堂介紹到女性主義,便舉手問老師女性主義是否回頭去探討從母系社會轉變到父系社會的歷程,可有其借鏡?老師的回答是沒有看過女性主義的理論去討論這一塊,而母系社會轉到父系社會有個重要的里程埤是農業社會的開始。我想要看見整個女性群體的利益是如何一步步被蠶食鯨吞的,在批判父權體制的同時,是否也意味著瓦解現存的家庭制度才能破除性別的不平等。

七、版友討論文:

  他們真是太強了,隨便吐個口水都能淹沒我的報告!

(一)同意N大對編劇的分析:性別角色時至今日,不再固守陽剛與陰柔的對立和分明,每個人身上能同時具有陽剛和陰柔的氣質,也沒有人是永遠的陽剛和陰柔,但是在傳統的價值觀下,編劇的確需要藉由各個事件裡的磨難才能形成男性內部的自我觀照,可是像「我」這種「年輕人」不太需要這麼大轉彎就可以身歷其境。

(二)同意C大成仙後悟道的說法:的確!在閱讀裡,每個成仙者都是先悟道再成仙的,連釋迦摩尼也是經過修行,悟道而成佛,C大不提我還沒注意呢!成仙後才悟道,這個完全逆著規範常理真是別出心裁,透過張四郎成仙後的「神力」暗暗指著權力的兩面刃,是腥風血雨或是造福他人,我們都沒有選擇的餘地。

八、尾聲:

  本來以為可以做一點戲劇上的賞析,結果一面倒向性別課題裡,而且疑惑裡的第二點我還是沒有什麼找到頭緒,雖然如此,我還是很高興能從何仙姑的討論裡,看見別人的想法,非常高興能把這些都記錄下來!